深入理解Binder

Binder 作为Android独有的进程间通信(IPC)方式。值得我们每一个Android开发同学去深入学习。

As we all know, 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. 整个熟悉的Android架构图:

Android架构图

进程间通信(IPC,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)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传播或交换信息。

Linux (opens new window)作为一款成名已久的操作系统,已经有自己的进程间通信方式。Android为什么没有直接使用Linux的呢? 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了解Linux系统的IPC方式, 如下图所示:

Linux进程间通信方式

# 1. Uni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方式

  1. 无名管道(pipe):匿名管道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.

  2. 有名管道(FIFO)

  3. 信号(Signal)是在软件层次上对中断机制的一种模拟,信号的实质是软件中断. 信号是进程间通信机制中唯一的异步通信机制

# 2. System V 进程间通信方式

  1. 消息队列(Message Queue):是消息的链接表,存放在内核中。一个消息队列由一个标识符(即队列ID)来标识.

  2. 信号量(Semaphore):信号量用于实现进程间的互斥与同步,而不是用于存储进程间通信数据, 信号量+共享内存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,信号量用来同步对共享内存的访问

  3. 共享内存(Shared Memory): 最快的一种IPC

# 套接字(Socket)

套接字是一种通信机制,凭借这种机制,客户/服务器(即要进行通信的进程)系统的开发工作既可以在本地单机上进行,也可以跨网络进行.

套接字是对网络接口(硬件)和网络协议(软件)的抽象。它既解决了无名管道只能在相关进程间单向通信的问题,又解决了网络上不同主机之间无法通信的问题。

套接字有三个属性:域(domain)、类型(type)和协议(protocol),对应于不同的域,套接字还有一个地址(address)来作为它的名字。

套接字明确地将客户端和服务器区分开来.


熟悉了Linux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之后,我们对其进行一下分析:

  1. 性能方面:

    管道,消息队列,Socket 都需要copy两次内存;

    Binder只需要copy一次内存;

    共享内存不需要copy;

  2. 稳定性:

    Binder是基于C/S架构的,简单解释下C/S架构,是指客户端(Client)和服务端(Server)组成的架构.Client端有什么需求,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,架构清晰明朗,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,稳定性较好;

    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,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,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,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;

    从这稳定性角度看,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。

  3. 安全性:

   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/PID,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.

   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,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,前面提到C/S架构,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,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,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,判断UID/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.

  4. 公司战略角度:

    Linux内核是开源的系统,所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GPL保护,该协议具有“病毒式感染”的能力.受GPL保护的Linux Kernel是运行在内核空间,对于上层的任何类库、服务、应用等运行在用户空间,一旦进行SysCall(系统调用),调用到底层Kernel,那么也必须遵循GPL协议。

通过上面的分析,就能推断出: Binder是Android系统上最为合适的进程间通信方式

Binder是基于开源库OpenBinder (opens new window)实现的。

当然后来还有其它可供的方案,如D-bus (opens new window),后来又出现了kdbus (opens new window).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学习。

其实到了这里,我们要明确一点,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采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,但是其内部同样也使用了其它的Linux已有的进程间通信方式。

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套接字(Socket)机制,

Android中的Kill Process采用的信号(Signal)机制。

Binder更多则用在system_server进程与上层App层的IPC交互。

存在即合理。


在Zygote孵化出system_server进程后,在system_server进程中初始化支持整个Android framework的各种各样的Service,而这些Service从大的方向来划分,分为Java层Framework和Native Framework层(C++)的Service,几乎都是基于BInder IPC机制。

Java framework:作为Server端继承(或间接继承)于Binder类,Client端继承(或间接继承)于BinderProxy类。例如 ActivityManagerService(用于控制Activity、Service、进程等) 这个服务作为Server端,间接继承Binder类,而相应的ActivityManager作为Client端,间接继承于BinderProxy类。 当然还有PackageManagerService、WindowManagerService等等很多系统服务都是采用C/S架构;

Native Framework层:这是C++层,作为Server端继承(或间接继承)于BBinder类,Client端继承(或间接继承)于BpBinder。例如MediaPlayService(用于多媒体相关)作为Server端,继承于BBinder类,而相应的MediaPlay作为Client端,间接继承于BpBinder类。

总结一下:

  1. Java Framework:

    Server端继承自Binder类, Client端继承自 BinderProxy类。

    At the same time, Server端一般都以Service结尾(ActivityService),而Client端都以Manager结尾(ActivityManager)。

  2. Native Framework:

    Server端(如:MediaPlayService)都继承自BBinder类;Clicent端(如:MediaPlay)都继承BpBinder类


为什么 Android 要采用 Binder 作为 IPC 机制? (opens new window)